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和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研发创新机制和体系。通过研发获得独立的知识产权,将研发形成的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或其他方面,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力,成功申报后获得30-100万的补贴。以下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方法和识别要求,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持续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独立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注册成立一年以上的企业。
(二)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意义、价值和有效性。
1.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国家对企业发展现状、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认可,是国家荣誉。
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为三年,三年后需要重新认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税收优惠的直接好处,还可以带来资质荣誉、市场竞争、科技项目财政资助优先等好处。
3.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识别和评价要求(增长、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创新能力体系建立),可以看出,国家识别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和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研发创新机制和体系。通过研发获得独立的知识产权,将研发形成的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或其他方面,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不是事情的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企业需要开始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研发创新体系,包括:企业研发项目管理、研发成本预算、跟踪、收集会计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研发人才团队建设管理、技术成果应用管理等,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力。
错误认知和管理高企认证。
(三)高企认定通过后可以高枕无忧?高企认定成功后,三年后再说?
1.这些都是错误的认知和管理方法!对于已成功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如果在后续日常维护中不够重视,往往会在相关部门的正常检查中发现不合格的关键部分。一旦提交鉴定机构进行审查,收益将超过企业的损失。复合后确认不合格的,由鉴定机构取消高新技术资格,并通知税务机关收回不符合鉴定条件的年度享受的税收优惠。
2.2021年高企申报已经结束。对于已认定的老高企和即将认证的新高企,要继续关注高企的后期维护。
(四)影响高新技术复审顺利通过的因素。
1.研发费用专项账户管理未建立,或专项账户管理不合理。
解决方案:做好R&D项目规划,合理收集R&D费用,做好工作时间表,区分每个项目R&D费用的收集。
2.没有专利规划或专利关联度低。
解决方案:做好知识产权规划,建议每年至少申请5项与研发项目相关的知识产权。
3.科技项目规划不合理。
解决方案:需要财务数据配合,总体规划设计包括研发方向、研发费用规划等。
4.未按时填写高企年报、火炬统计报表等。
解决方案:专人专岗,按时填报。
5.高企年报,火炬统计报表不符合要求。
解决方案:专人专岗合理填写报表,准确填写高企经营情况,是高企重新认定的重要依据。
6.企业报税数据不一致。
解决方案:专家检查,华夏泰科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高效的专业指导,确保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从根本上保证用户体验,科学合理地帮助用户在线完成高维护。
(五)按时准确填写高企数据。
1.季报、年报填报;
2.季度报告、年度报告填写的数据应符合高新技术企业体系的要求;
3.季度报告、年度报告或申报材料必须与纳税申报数据一致;
(六)按时准确填写统计数据。
R&D统计研发活动每年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填写当年的研发项目和费用,完成统计数据填写。
(七)系统化研发创新管理。
1.研发立项管理。
每年年初,根据上一年的营业额和当年的营业规模进行预测,计划研发项目,包括项目数量、项目名称、时间、预算等。并完善项目流程管理,包括项目决议、审批、结论验收等,确保项目管理标准化;年底收集项目成本,分阶段或完成项目实施。
2.研发费用管理。
建立研发科目,定义规范和研发行为,明确研发费用范围和收集要求,按项目和费用类别收取费用,确保研发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准确、完整。
在日常过程中,R&D费用直接收集到R&D科目,通过统计每月或季度R&D费用和营业额的比例以及不同类别R&D费用的比例,确保费用合理。
3.研发创新团队建设管理。
企业科技人员是指直接从事R&D及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管理并提供直接技术服务的人员,累计实际工作时间超过183天。上述科技人员占总人数的10%以上,上述人员费用计入R&D费用的人工成本。
4.知识产权管理。
每年根据研发成果申请知识产权,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技术成果的保护管理,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无形竞争力。
根据公司目前的规模,平均每年申请3-5项专利,至少2项。做好知识产权的战略布局,也需要做好规划,重视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与公司主要产品的相关性。
5.识别高科技产品。
每年做好高新技术产品的识别,计划每年制作3-5件高新技术产品,全面了解产品比例、产品名称、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市场份额等方面,确保其具有代表性,并考虑高企业到期后的重新识别。
6.研发费用税前扣除项目申报。
研发费用每年额外扣除的项目,需要对研发项目和费用的准确核算提出要求。
7.企业经营管理的其他注意事项。
税务:是否严格遵守税务管理要求,避免逃税;
环境保护:是否存在环境评价风险,是否存在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
质量/安全监督部门:是否有重大质量、重大安全事故,包括消防安全、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等;是否有其他违法行为或受到有关行政处罚。